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扩散的分子通信模型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纳米级通信典范.由于分子在生物环境中的随机性行为以及考虑发送方纳米机器在前面所有时隙释放的分子对当前时隙的码间干扰,分子通信容易遭受较高的不可靠性和较长的时延.因此,研究扩散的分子通信模型的多跳可靠性和时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得到了扩散的分子通信模型在单链路及多跳链路场景下的可靠性和时延的数学表达式,并利用重传机制保证失败链路信息的可靠传输.其次,通过实验仿真结果展示了不同的参数,包括每个时隙发送的分子个数、生物环境的扩散系数以及两个纳米机器之间的距离对可靠性和时延性能的影响.最后,分别与基于病毒的分子通信模型和不考虑码间干扰的分子通信模型相比,在相同的通信场景下,扩散的分子通信模型达到相同的可靠性所花费的时延开销大大降低.
推荐文章
基于SOAP的多对多通信模型研究
SOAP
点对点通信
多对多通信
JAXM
基于RPC的多Agent通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RPC
多 Agent系统
分布
协同
基于单跳通信的IEEE 802.15.4WSNs数据传输可靠性优化
可靠性
信道竞争
媒体接入控制
参数
软件可靠性及可靠性多模型综合研究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SRGMs)
混合模型
模型聚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扩散的分子通信模型的多跳可靠性和时延分析
来源期刊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扩散 分子通信 多跳 可靠性 时延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3-8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91
字数 55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220.2018.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艳静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46 5.0 5.0
2 程珍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6 43 4.0 6.0
3 赵慧婷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 4 1.0 2.0
4 林飞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扩散
分子通信
多跳
可靠性
时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月刊
1000-1220
21-1106/TP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南屏东路16号
8-10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26
总下载数(次)
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