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以典型草原羊草群落为研究目标,以1979年围封样地为参照(NG),选择轻度(LG)、中度(MG)、重度(HG)放牧样地开展了放牧强度对典型群落生产力及碳储量的研究.结果 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降低,其中LG,MG和HG均与NG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并且均表现出NG> LG> MG> HG变化趋势;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呈递减趋势,NG地上植被和凋落物碳储量最高,其大小依次为NG> LG> MG> HG,放牧显著降低了群落的地上植物有机碳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系有机碳储量呈现减少的趋势,从地下0-60 cm根系有机碳储量来看,大小表现为NG> LG> MG> HG,根系总有机碳储量在不同放牧强度间的变化主要受0-20 cm根系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不同放牧强度只对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40 cm以下土层,其影响不显著(p>0.05),0 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序列为MG> LG> NG> HG,MG的固碳能力最强,说明放牧对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具有非同步性,轻度和中度放牧有助于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积累,而重度放牧草原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显著降低.土壤碳贮量占总碳贮量的80%以上,是草原碳储量的主体部分,各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比例均表现为土壤>根系>地上植物>凋落物;植被地上碳储量与0-20 cm土壤碳储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层深度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推荐文章
锡林郭勒草原区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锡林郭勒草原区
气温
时空变化
锡林郭勒草原产草量与碳储量的遥感估测
产草量
模型
遥感植被指数
气象因子
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盟草原莱姆病疫源地调查
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生产力及碳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放牧强度 典型草原 生产力 碳储量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46,152
页数 9页 分类号 S8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翠萍 32 225 9.0 13.0
2 杜宝红 5 9 2.0 3.0
3 哈达朝鲁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7)
共引文献  (19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放牧强度
典型草原
生产力
碳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