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15 mg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极高风险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首次确诊颈动脉斑块且被评估为心血管疾病极高风险患者3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 mg、15 mg、20 mg瑞舒伐他汀组和40 mg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0例,各组患者服用相应剂量的药物治疗12个月.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12个月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肌酸激酶水平;测定和评估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结果 治疗1个月后,15 mg瑞舒伐他汀组LDL-C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10 mg瑞舒伐他汀组和40 mg阿托伐他汀组[(2.1±0.4)mmol/L比(2.4±0.6)、(2.3±0.5) mmol/L,(3.3±0.7)mmol/L比(4.0±0.4)、(3.6 ±0.5) mmol/L],而明显高于20 mg瑞舒伐他汀组[(1.9±0.5)mmol/L、(3.1 ±0.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后,15 mg瑞舒伐他汀组LDL-C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HDL-C水平明显高于10 mg瑞舒伐他汀组和40 mg阿托伐他汀组[(1.8±0.6)mmol/L比(2.0±0.7)、(1.9±0.7)mmol/L,(2.8±0.6)mmol/L比(3.1±0.6)、(3.0±0.6)mmol/L,(1.01±0.27) mmol/L比(0.82 ±0.32)、(0.96±0.29)mmol/L],15 mg瑞舒伐他汀组颈动脉IMT和斑块积分明显低于10 mg瑞舒伐他汀组和40 mg阿托伐他汀组[(1.50±0.36) mm比(1.69±0.31)、(1.61±0.31)mm,(2.01±0.30)分比(2.48±0.33)、(2.25±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与20 mg瑞舒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 mg瑞舒伐他汀组的ALT/AST升高<3倍正常值上限和肌酸激酶升高<5倍正常值上限发生率明显高于10 mg、15 mg瑞舒伐他汀组和40 mg阿托伐他汀组(P<0.01或P<0.05).结论 15 mg剂量瑞舒伐他汀具有强化降脂及延缓、阻止颈动脉斑块进展甚至可能逆转、消退颈动脉斑块的作用,优于40mg剂量阿托伐他汀而不亚于20 mg剂量瑞舒伐他汀;其安全性与10 mg剂量瑞舒伐他汀或40mg剂量阿托伐他汀相当,而优于20 mg剂量瑞舒伐他汀.
推荐文章
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狭窄
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IL 1、TNF α水平的影响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钙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1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敏C反应蛋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内中膜厚度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和细胞因子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瑞舒伐他汀
炎症因子
细胞因子
心血管发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15mg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极高风险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和安全性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瑞舒伐他汀 血脂 颈动脉斑块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3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48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8.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血管疾病
瑞舒伐他汀
血脂
颈动脉斑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