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64年,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一套有别于传统传播学经验主义研究方法的新的激进而另类的理论——“媒介环境学”,引发了世界级的关注及讨论.然而麦氏的媒介观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却急速降温备受冷遇,甚至被经验主义学派冠之以“技术决定论”的帽子.直至20世纪90年代,数字网络技术的兴起和个人电脑用户的壮大,麦氏理论的价值才被人们重新认识与理解.2006年,第一个具备微博功能的网站twitter诞生.2009年,新浪网推出微博内测版.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终端以其灵活便携的优势将人们从PC端引向手机端.2011年伊始,腾讯公司开发出日后拥有庞大用户群的微信.至此,微媒体传播能力的迅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新的社会变化,让我们想起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预言,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麦克卢汉.一时间,麦氏及其理论再次站在了网络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或接受顶礼膜拜,或遭遇非议误读.
推荐文章
互联网+时代媒体品牌的传播与延伸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
媒体品牌
传播与延伸
规律
策略
微媒体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创新
微媒体时代
高等院校
档案管理
工作创新
广播媒体在“微时代”的困境与突围
广播历史
微博时代
地域特色
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
微信营销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确认与延伸:在微媒体时代理解麦克卢汉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视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7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月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31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