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锂硫电池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价格低廉等优势,在动力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锂硫电池,设计制备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关键.本文利用廉价生物质废弃物(虾壳)作为原料,通过简单、绿色的水热碳化和二氧化碳碳化/活化过程制备了三维氮掺杂多级次孔碳材料,并将其作为载体负载硫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该制备过程避免了传统活化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活化后材料清洗的过程.水热碳化和活化步骤均对材料孔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氮气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Raman)等表征方法对材料形貌、孔结构、功能基团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材料是具有高孔隙率的微孔-介孔-大孔碳材料,比表面积高达1190 m2/g.由于材料具有多级次孔结构,有利于硫的有效负载.同时,材料中的石墨氮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率,吡咯氮和吡啶氮在限制多硫化锂(Li2Sn,4≤n≤8)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得材料在锂硫电池中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另外,本文为生物质或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功能多孔碳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途径.
推荐文章
锂硫电池硫基碳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
复合材料
多孔介质
电化学
稳定性
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氮掺杂
多孔碳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氮掺杂生物质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H4-CO2重整性能
生物质
N掺杂
碳材料
催化剂制备
催化剂重整
N掺杂多孔碳材料研究进展
多孔碳
N掺杂
模板法
化学气相沉积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质基氮掺杂多级次孔碳材料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生物质 多孔碳材料 水热碳化 CO2活化 锂硫电池
年,卷(期) 2018,(3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385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N972018-008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文 5 31 3.0 5.0
2 赵丽 2 2 1.0 1.0
3 栗敬敬 1 0 0.0 0.0
4 杨照瑾 1 0 0.0 0.0
5 周航宇 1 0 0.0 0.0
6 韩宝航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质
多孔碳材料
水热碳化
CO2活化
锂硫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