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治未病"临床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临床对照观察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防治人群、干预方法、效果评价标准、使用频次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03篇,涉及受试者37 104例."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方面文献以常见慢性病及其并发症居多,"未病先防"文献涉及亚健康(28.08%)、健康(2.46%)人群.干预方法包括药物调治、中医特色疗法、健康管理、饮食调养、运动调养、心理调养等,以药物调治为主.效果评价标准多采用疾病疗效评价标准,其构成指标主要包括证候症征指标、生物学指标、量表测评指标、结局指标,以"证候/症状/体征"最常见(77.66%).结论 中医"治未病"临床应用广泛,目前研究主要存在对健康人群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干预方法多样但缺乏循证依据、效果评价指标多照搬套用疾病评价指标体系、效果评价标准滞后等问题.
推荐文章
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现状及发展策略
社区卫生服务
中医"治未病"
社区居民
认知
发展策略
中医“治未病”源流探析与发展探讨
中医治未病
源流
发展
大数据
上海市社区医务人员中医“治未病”认知现状及政策建议
上工治未病
医务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
认知
上海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院的临床应用
张仲景
治未病思想
中医学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文献的中医"治未病"临床应用现状及思考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治未病 对照观察 文献计量学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药信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05|R211
字数 43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304.2018.1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爱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43 446 11.0 19.0
2 彭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56 452 13.0 17.0
3 熊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6 9 1.0 3.0
4 杨燕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2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82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治未病
对照观察
文献计量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月刊
1005-5304
11-35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67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4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940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