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考察光电倍增管的性能, 以使其满足空间遥感仪器在轨应用需求, 利用氘灯、真空紫外单色仪、光电倍增管等构建了一套基于标准真空光电管的量子效率定标系统, 依据光电倍增管的阴极量子效率测量原理, 将光电倍增管改造成无电子束倍增的光电管, 实现了由标准真空光电管到光电管R2078的标准传递;并在此基础上, 在国内首次实现了150~300nm紫外-真空紫外波段光电管量子效率的直接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由于光电管R2078的窗口材料为融石英, 其在155nm处的透过率最小, 因此在155nm处获取的量子效率最小, 在230nm波长处量子效率最大.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与估计, 得到总的合成不确定度为3.4%.
推荐文章
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发展研究
紫外
探测器
半导体
宽禁带
紫外光电被动告警
紫外线
目标特性
紫外探测
告警
光电倍增管中子直照响应实验研究
光电倍增管
灵敏度
9Be(d,n)10B反应
电荷模数转换
飞行时间法
光电倍增管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光电倍增管
数控
脉宽调制
倍压整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外-真空紫外光电倍增管量子效率定标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探测器 紫外-真空紫外 定标 量子效率 光电倍增管 不确定度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测量与计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1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1845.08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淑荣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05 757 15.0 23.0
2 李博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28 1216 17.0 31.0
3 李寒霜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探测器
紫外-真空紫外
定标
量子效率
光电倍增管
不确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