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不同回声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查的结果,并探究不同回声类型的颈动脉斑块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为今后的颈动脉斑块定量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患者共100例,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Gray-weale的分类方法将所有斑块进行分类,比较各组的灰阶中位值(GSM值)的差异,并分析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与脑血管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价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包括214个斑块,低回声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9.8%,而高回声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1.2%,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预测分析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推荐文章
颈动脉硬化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颈动脉硬化
心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预测脑血管意外风险的研究
超声
颈动脉硬化
斑块
脑血管意外
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人群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尿酸
易损斑块
检出率
多普勒超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造影在预测不同回声颈动脉斑块发生脑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数字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造影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事件 灰阶中位数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数字诊疗技术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R445
字数 2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571.2018.10.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造影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事件
灰阶中位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数字医学
月刊
1673-7571
11-5550/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甲8号和乔大厦A座528A室
80-133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83
总下载数(次)
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