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或然证一般列在主证之后,症状前标有明显的“或”字;类或然证也是疾病主证之外可能出现的病证,未列在主证之后,而是在方证后加减里体现,症状前无“或”字.这些病证与主证在病机上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也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主证作为疾病的特有症状,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病变原因并决定着方证治法的确立,或然证及类或然证反映了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或疾病发展进退的某一阶段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决定着主方用药的加减化裁,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提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从《伤寒论》七个或然证及类或然证可以看出,病有主证,证有主方,方有主药,药随证减,药随证加.同一症状在不同的方证中加减的药物有同有异;同一味药加在不同方证不同症状中有同有异;同一方证中加减同一味药寓意有同有异.仲景立方有是证而用是药,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对于每一个或然症状仲景都有其独到的用药经验,分析这些用药规律,对于更好地理解辨证论治的原则有着很现实的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伤寒论》或然证药物加减辨析
《伤寒论》
或然证
小青龙汤
小柴胡汤
真武汤
通脉四逆汤
四逆散
《伤寒论》"痞证"浅识
《伤寒论》
痞证治疗
《伤寒论》或然症的加减用药规律
《伤寒论》
或然症
腹痛
呕吐
小便不利
咳嗽
心悸
《伤寒论》中"证"的涵义
症状
证候
病机
《伤寒论》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伤寒论》或然证与类或然证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或然证 类或然证 《伤寒论》 张仲景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8.0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晓东 73 438 11.0 17.0
2 于静 45 246 9.0 14.0
3 刘淼 15 38 4.0 5.0
4 栾佳 1 1 1.0 1.0
5 何文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或然证
类或然证
《伤寒论》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