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酮单体与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早期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半定量黏附实验检测SE生物膜基质含量 、XTT实验检测膜内菌代谢活性,以及qRT-PCR检测生物膜形成关键基因,来验证丹参酮单体与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的药效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结果 2μg/ml的二氢丹参酮 Ⅰ 和2μg/ml的氨苄西林联用对SE生物膜具有协同抑制作用(FI-CI<0.5);两药联用可明显抑制SE黏附(6 h)、聚集阶段(24 h)基质形成,影响生物膜内细菌代谢活性并杀死细菌,且联用组优于2μg/ml二氢丹参酮 Ⅰ 、2μg/ml氨苄西林单药组;联用组降低了黏附阶段SE生物膜形成关键基因icaA、atlE、aap和stk的表达量,但并不能抑制聚集阶段上述基因的表达.结论 二氢丹参酮 Ⅰ 和氨苄西林联用对SE生物膜形成早期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基质形成 、细胞代谢活性以及生物膜形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亚抑菌浓度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亚抑菌浓度
隐丹参酮
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隐丹参酮
两种生物碱联合氨苄西林对表皮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研究
盐酸小檗碱
苦参碱
氨苄西林
表皮葡萄球菌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氢丹参酮 Ⅰ 协同氨苄西林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二氢丹参酮Ⅰ 氨苄西林 联合用药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6-970,98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16/cn.ni.2017-176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临床检验诊断系 105 281 8.0 13.0
2 雍江堰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临床检验诊断系 10 7 1.0 2.0
3 祖瑞铃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临床检验诊断系 8 14 3.0 3.0
4 易玉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临床检验诊断系 9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二氢丹参酮Ⅰ
氨苄西林
联合用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11-3456/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74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0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22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