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患者,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及降血压、抗凝血、降血脂等对症治疗,并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5~ 10 mg,使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 =0.133kPa)以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固本泄浊颗粒治疗,方药组成:黄芪15 g,党参10 g,熟地黄10 g,怀山药10 g,茯苓10 g,泽泻10 g,川芎6 g,车前子9 g.偏于气虚者加黄精9 g,白术6g;偏于阳虚者加肉桂6 g,仙灵脾9g;偏于阴虚者加沙参6 g,知母5g;偏于血瘀者加地龙6 g,红花6g;偏于湿热者加黄连3 g,竹茹5g;水肿明显者加冬瓜皮10 g,赤小豆9 g.以上药物均选用中药颗粒,加水冲服,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和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ary protein,24hUT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和血钾(K+)指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益气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Ⅲ~Ⅳ期气虚湿浊证患者的疗效分析
益气泄浊方
慢性肾脏病Ⅲ~Ⅳ期
尿毒症毒素
肠肾轴
环孢素A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特发性膜性肾病
环孢素A
疗效
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研究进展
他克莫司
膜性肾病
免疫抑制
个体化用药
益气平眩方治疗气虚湿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眩晕
益气平眩方
气虚湿阻证
中医药
中医证候积分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气虚湿阻证 固本泄浊颗粒 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2-88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56.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8.05.2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曲青山 91 262 9.0 12.0
2 沈蓓莉 27 81 5.0 7.0
3 刘瑞勇 9 19 2.0 3.0
4 王延辉 8 16 2.0 3.0
5 刘变玲 12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18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发性膜性肾病
气虚湿阻证
固本泄浊颗粒
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