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入改革开放的20 世纪80年代,历史的进程推动了画家们对东西方各种艺术资源的启用与融合,革新了他们的创作思路与观念.自1980 年至至今,一大批写意人物画家的作品当中表现出以“世俗的”与“艳情的”这一部分作为画面主要呈现内容的“泛艳俗性”艺术特征.这些作品中的泛艳俗性特征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创作思路和表现语言体现出来,表现为:一些作品开始着力于展现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情趣、俗世欢愉,或是世俗“艳情”和“欲望”的一面.在人物形象的表现上,作为主体重复出现的女性形象实际上成为了代表着不同定义的,被异化了的符号.在色彩方面的大胆运用.画面出现对大众文化符号的挪用.
推荐文章
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策略阐释
写意人物画
写生教学
策略阐释
论晋人之美与魏晋人物画
人物品藻
人的觉醒
顾恺之
形神论
浅议"写意性"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
写意性
线
意象造型
工笔人物画
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实践教学
工笔人物画教学
临摹
写生
创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80年后写意人物画创作泛艳俗性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写意人物画 1980年后 泛艳俗性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9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6.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喆瑶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系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写意人物画
1980年后
泛艳俗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经三路98号
36-113
出版文献量(篇)
526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