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编码理论最早始于通信领域,而纠删码最初是为了解决网络传输问题中多址传送而提出来的.后来人们开始将编码理论应用于一些不同的领域,例如存储系统.将纠删码作为一种容错技术应用于存储系统,可以在降低存储空间消耗的同时提供接近于复制备份的容错能力.对于纠删码而言,最重要的是编解码算法.每一类纠删码都有各自对应的解码算法,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通用性解码算法,例如:矩阵译码算法和归并译码算法等,就可以适用于任意纠删码,尤其适用于阵列码.将针对矩阵译码算法进行描述,并对于矩阵译码算法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研究,最后经过试验得出其效率对比矩阵译码算法确实有提高,其拥有更简便的实用性.
推荐文章
基于矩阵的Apriori改进算法研究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矩阵
Apriori算法
频繁项集
基于消息振荡及校验更新的改进BP译码算法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停止迭代
消息振荡
译码算法
基于电力线信道的改进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
A类脉冲噪声
低密度校验码
和-积译码
基于狼群算法的球形译码算法研究
信号空间分集
球形译码
狼群算法
初始搜索半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矩阵译码算法的改进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编码理论 纠删码 矩阵译码 归并译码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算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30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P3
字数 66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86x.2018.08.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22 28 3.0 3.0
2 范迪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2 3 1.0 1.0
3 萧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编码理论
纠删码
矩阵译码
归并译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月刊
1000-386X
31-1260/TP
大16开
上海市愚园路546号
4-37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3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10148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