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药镇痛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良好的临床疗效.近代以来,学者对中医药镇痛理论开展了系统的整理并结合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对中药镇痛的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十年来发表的相关科技论文达15万篇.本文整理了中医药镇痛理论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进程;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疗效整理收集了镇痛方剂339首,共包括中药980味;对镇痛方剂单味药材和对药支持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索镇痛方剂的用药规律.文章对进一步深入理解与认识“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疼痛发生病因,发现确有疗效的镇痛方剂并选择优效中药或对药进行镇痛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中医眼科方剂组方用药的规律和沿革
中医眼科
方剂
组方规律
沿革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李东垣眼病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李东垣
眼病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心力衰竭中医方剂的用药规律
心力衰竭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中医方剂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心衰病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秘传眼科龙木论》中外障眼病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秘传眼科龙木论》
外障眼病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组方用药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镇痛理论发展反基于支持度分析的镇痛方剂用药规律探索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镇痛理论 镇痛中药 支持度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光 17 176 7.0 13.0
2 王长明 11 26 4.0 5.0
3 王楠 12 28 3.0 5.0
4 周源 2 0 0.0 0.0
5 顾梦佳 1 0 0.0 0.0
6 余娟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镇痛理论
镇痛中药
支持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