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丙烯腈膜,分别以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和PVP-K90)、聚乙二醇(PEC-2000和PEG-6000)和有机小分子乙二醇、无机盐氯化锂(LiCl)等六种物质作为制备聚丙烯腈膜的添加剂,含量均为3%(质量分数).并对聚丙烯腈膜的表面和断面结构、水通量、孔隙率、水接触角及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截留率等进行了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以PEG-2000作为添加剂制得的膜的微孔较多,孔径较大,断面为指状结构,具有最大的水通量和孔隙率,达到436 L/(m2·h)和86%;有机小分子乙二醇作为添加剂制得的膜的水通量较低,但对BSA的截留率最高,为9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制得的膜的水接触角较低,最小达到68°,亲水性较好.
推荐文章
聚丙烯腈纤维对汽车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聚丙烯腈纤维
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制动噪音
阻燃聚丙烯腈纤维生产技术
聚丙烯腈纤维
阻燃纤维
生产工艺
标准
聚丙烯腈原丝的预氧化研究进展
碳纤维
预氧化
聚丙烯腈
原丝
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活性炭纤维
碳化
活化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添加剂对聚丙烯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材料导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丙烯腈膜 结构 水通量 接触角 截留率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5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028.8
字数 33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96/j.issn.1005-023X.2018.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辉 新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1 78 5.0 7.0
3 陈改荣 新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44 128 5.0 9.0
5 闫冬冬 新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 5 1.0 2.0
6 崔梦冰 新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丙烯腈膜
结构
水通量
接触角
截留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导报
半月刊
1005-023X
50-1078/TB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78-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57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45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