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早期延迟性脑缺血(DC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9例aSAH患者早期(4~6d)进行CTP检查,推导各灌注参数诊断DCI的最佳阈值.术后随访2个月,根据DCI诊断标准分为DCI组(21例)和无DCI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DCI发生率为35.6%(21/59).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合并症、改良版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量表(WFNS分级)、Fisher分级、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灌注参数绝对值方面,DCI组较无DCI组的CBF、CBV均明显降低(均P<0.05),MTT、TTP均明显延长(均P<0.01);在CBV比值、CBF比值、MTT差值、TTP差值等灌注参数比较,两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CBV外,CBF、MTT、TTP、CBV比值、CBF比值、MTT差值、TTP差值的AUC>0.75,最佳阈值分别为17.22ml/(100g ·min)、9.50s、11.48s、0.88、0.86、0.68s、1.31s;其中CBF比值、MTT差值的AUC较高,其灵敏度分别为0.79、0.71,特异度分别为0.81、0.67.结论 CTP能提供脑血流动力学证据,对aSAH后早期(4~6d)DCl具有诊断价值.除CBV外,其余灌注参数均有良好的诊断准确性;其中CBF比值、MTT差值诊断DCI的价值最好.
推荐文章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在木材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木材学
计算机断层扫描
无损检测
木材性质
综述
超早期溶栓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的影响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颈动脉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价
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
症状性
斑块成分与体积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中牙齿的分割精度
锥形束CT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牙根
正畸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对aSAH后早期延迟性脑缺血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延迟性脑损伤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8-13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5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56/j.issn.1006-2785.2017.40.12.2018-12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赖旭峰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21 209 8.0 14.0
2 王海滨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7 22 2.0 4.0
3 周合山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8 17 3.0 3.0
4 王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7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延迟性脑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