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认为实证主义是局限于经验科学的一种方法论,它将知识与科学等同起来,取消了认识的主体即当代社会的人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现实的个人"视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强调"人的主体性"相悖.在《认识与兴趣》一书中,哈贝马斯对实证主义的内在局限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从认识自身的反思入手,揭示了认识与兴趣的内在联系,批判了实证主义的唯科学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假象,提倡重视人的反思作用,恢复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不仅为社会批判理论的认识论奠定了基础,也直接影响了哈贝马斯今后的学术兴趣与研究方向.
推荐文章
略论朱熹伦理观及其现实意义
朱熹
政治伦理
教育伦理
现实意义
恩格斯批判杜林永恒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恩格斯
杜林
道德起源
道德实质
道德构建
陶瓷习俗及其现实意义浅论
民俗
陶瓷习俗
形成
外部特征
现实意义
英汉对比理论的建立及现实意义
英汉
对比理论
现实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实证主义批判的现实意义
来源期刊 改革与开放 学科
关键词 哈贝马斯 认识论 实证主义 批判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思政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8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653/j.cnki.32-1034/f.2018.10.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艳华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哈贝马斯
认识论
实证主义
批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改革与开放
半月刊
1004-7069
32-1034/F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43-2号
28-25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198
总下载数(次)
69
总被引数(次)
390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