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探索温阳利水方水提物对脾肾阳虚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致小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2015年2-3月,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首次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MN、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anti-PLA2R)阳性、脾肾阳虚的患者28例,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同时间段,采集健康志愿者30例清晨空腹静脉血.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5%、7.5%、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小鼠永生化足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构建脾肾阳虚IMN血清损伤足细胞体外模型.根据CCK-8检测结果,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2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4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和8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共5组,依次子10%健康志愿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2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4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8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分别孵育24h和48 h.通过细胞免疫荧光观察足细胞骨架蛋白F-actin、q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结果 RPMI-1640培养基组和RPMI-1640培养基加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7,P>0.05).20、40、60、80、100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OD值低于0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P<0.05).10% IMN血清组OD值低于对照组、5% IMN血清组、7.5% IMN血清组(P<0.05).10% IMN患者血清,可破坏足细胞骨架蛋白结构,F-actin表达减少,与细胞轴方向不一致,部分断裂,排列紊乱,细胞回缩.孵育24h和48 h后,与模型组相比,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F-actin表达增多,纤维断裂和排列紊乱情况均有所改善.孵育24h,模型组Caspase-3 mRN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孵育48 h,模型组Caspase-3 mRNA高于正常对照组、2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8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P<0.05);孵育48 h,8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Caspase-3 mRNA低于2、4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P<0.05).结论 温阳利水方水提物可改善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致小鼠足细胞骨架蛋白F-actin重排,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mRNA的表达,发挥抗凋亡效应.
推荐文章
温阳利水方含药血清对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致小鼠足细胞凋亡的作用
温阳利水方含药
脾肾阳虚证
足细胞
特发性膜性肾病
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
温阳活血利水法
特发性膜性肾病
脾肾阳虚证
瘀水互结证
中西医结合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CTLA-4水平 及其临床意义
特发性膜性肾病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调节性T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缓解脾肾阳虚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致小鼠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膜性 足细胞 脾肾阳虚
年,卷(期) 2018,(15)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2-1868
页数 7页 分类号 R692.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8.00.12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2)
共引文献  (17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小球肾炎,膜性
足细胞
脾肾阳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