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画创作的主体是人,人是具有自主运动能力而且有智慧的生命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我们要尽最大的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作用于社会实践.中国画创作是视觉的艺术,由干湿浓淡的笔墨、变化丰富的线条等组成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明确提到心理学和与其相关的名次,但却有很多与其类似的观点学说.禅宗思想中的"悟"和绘画理论中的""迁得妙想、以形写神"都是对人主观心理的描述.本文由此展开,对中国画中偶发性主观心理进行探索,继而分析偶发性主观心理是中国画形成独特审美视角的原因,最后论述如何将偶发的主观心理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如何运用,转化为独特的艺术魅力.
推荐文章
中国画笔墨功能论
笔墨
造型
线条
意象
神韵
浅谈中国画"章法"
章法
布局
构图
58例偶发性肾癌的临床分析
肾肿瘤
偶发
诊断
治疗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偶发性主观心理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部皮革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创作 中国画 主观性 转化
年,卷(期) 2018,(1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1
页数 2页 分类号 J20
字数 32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602.2018.15.06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蕊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作
中国画
主观性
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皮革
半月刊
1671-1602
51-1624/TS
大16开
成都市福兴街30号轻工大厦
62-21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71
总下载数(次)
87
总被引数(次)
128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