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对于抗滑桩在缓倾岩质滑坡治理中存在受力模式不清楚和参数设计不太合理的情况,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作为研究手段,对缓倾岩质滑坡锁口抗滑桩的受力模式以及桩间距和锚固深度进行了探索,通过研究得出锁口桩受力模式呈抛物线型和k值法是比较准确用来计算缓倾岩质滑坡抗滑桩受力的;同时对桩间距和锚固深度也提供了优化公式;进而为今后抗滑桩的理论计算和参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推荐文章
缓倾软硬岩互层边坡变形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缓倾软硬岩互层
模型试验
开挖
注水
变形破坏机制
基于InSAR技术的缓倾煤层开采诱发顺层岩体地表变形模式研究
地质灾害
采空塌陷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法
三维变形
缓倾煤层
地表沉降
考虑滑床复合倾斜岩体综合地基系数的抗滑桩受力特征研究
滑床倾斜岩体
抗滑桩
影响范围
综合地基系数
内力与变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缓倾岩质滑坡锁口抗滑桩受力模式及参数优化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缓倾岩质滑坡 抗滑桩 受力模式 室内模型试验 支护参数
年,卷(期) 2018,(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21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473.11
字数 49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8.2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晶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6 0 0.0 0.0
2 李林森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 1 1.0 1.0
3 吴振奇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缓倾岩质滑坡
抗滑桩
受力模式
室内模型试验
支护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