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课题研究背景:兴趣这个概念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就已纳入了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中。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兴趣这一词一般是表明教育应该引起某种活动的特点”。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认为:“兴趣不过是同化作用的动力方面”。我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兴趣的定义归纳出来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和情感态度,另一种说法是: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以上这些论述从各自不同角度和方面揭示了兴趣的某些特征,但却不是十分明确和完整。因为它们既不能全面反映兴趣在心理上的本质特征,也无法将兴趣同其他活动的动机分开。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满足某些心理需要而积极从事某种活动(体力和脑力)的意识倾向和情感态度。
推荐文章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生汉语文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背景
初中生
汉语文
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
学生学习
地理
兴趣培养
浅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学习兴趣
新课改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高中地理
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题报告
来源期刊 散文选刊:中旬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课题 哲学 教育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154
页数 2页 分类号 I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老布增尼玛 2 0 0.0 0.0
2 娜日苏 3 0 0.0 0.0
3 王斯琴 2 1 1.0 1.0
4 胡晓红 1 0 0.0 0.0
5 徐青春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课题
哲学
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散文选刊:中旬刊
月刊
1003-272X
41-1071/I
北京100053信箱64分箱
36-77
出版文献量(篇)
8052
总下载数(次)
5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