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及其主要效应性细胞因子IL-17A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斑块破裂的作用.方法 在Apoe-/-小鼠的颈动脉套置缩窄性套管并通过药物联合作用的方法建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模型.将20只Apoe-/-小鼠进行颈动脉套管,套管后继续进行高脂饲料喂养,然后分为药物联合刺激的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于套管后7周和15周处死小鼠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斑块破裂后Th17细胞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7A的变化.同上方法制备斑块破裂模型,将30只模型小鼠分为IL-17A处理组和对照组.IL-17A处理组外源性给Apoe-/-小鼠腹腔注射IL-17A,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处理后2、5、7周检测对斑块大小、脂质沉积和胶原含量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在斑块局部的表达,评价IL-17A对斑块稳定性及斑块破裂的作用.结果 在动脉套管后7周,此时仅有斑块内出血时,干预组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在动脉套管后15周,此时有明显斑块破裂时,两组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对Th17细胞关键细胞因子IL-17A的检测发现,动脉套管后7周干预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L-17A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而15周干预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血清中IL-17A的水平升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外源性IL-17A处理5周可增加斑块易损性,7周更为明显.表现为处理7周斑块面积较对照组增大(P<0.05),但纤维帽面积减小(P<0.05),脂核面积增大(P<0.05),帽/核比值降低(P<0.01).对斑块破裂的研究发现,干预组5周出现埋入式纤维帽斑块,7周出现埋入式纤维帽斑块例数增多.结论 Th17细胞及IL-17A具有促进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和斑块破裂的作用.
推荐文章
DAMP-PRR-巨噬细胞途径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
易损斑块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巨噬细胞
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易损性
评估价值
Th17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影响进展
Th17细胞
IL-17
动脉粥样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h17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斑块破裂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Th17细胞 IL-17A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斑块破裂
年,卷(期) 2018,(1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2.32
字数 33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959.2018.18.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雅林 29 112 6.0 8.0
2 刘有旺 16 50 4.0 6.0
3 杨玉媛 1 1 1.0 1.0
4 李腾 3 7 2.0 2.0
5 张晓东 1 1 1.0 1.0
6 姚梦园 1 1 1.0 1.0
7 宋泮泮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Th17细胞
IL-17A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斑块破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