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机分钟通气量和气道高压报警值的设置值对心肺复苏持续胸外按压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呼吸心搏骤停需行心肺复苏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潮气量及气道高压报警设置,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满足通气,适当增加分钟通气量目标值及提高气道高压报警设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心肺复苏10 min后,观察组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乳酸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气峰压(PI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接受心外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的患者提高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上调气道高压报警值,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推荐文章
心肺复苏通气时呼吸机送气流速模式选用方波和减速波对患者气道压力的影响
减速波
方波
气道压力
心肺复苏
呼吸机送气流速模式
高龄患者心肺复苏程序的探讨
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
急救
高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肺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与气道高压报警值设置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社区医师 学科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呼吸机 分钟通气量 气道高压报警
年,卷(期) 2018,(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8.31.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明春 5 3 1.0 1.0
2 张历 5 3 1.0 1.0
3 赵发启 7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肺复苏
呼吸机
分钟通气量
气道高压报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社区医师
旬刊
1007-614X
22-140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80-35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94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703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