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拟通过3D技术,为术前获取供区血管、骨组织的活体解剖图像,解决因血管变异导致的手术困难及盲目性,将传统“开放-观察-手术”的模式改变为“观察-开放-手术”模式.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手指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病例均实施规范化再造并随访总结,观察组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镜像模型相配准,对配准后模型进行三维测量,测量形态参数,对测量结果进行SPSS统计分析.结果 30例手指缺损再造手术过程顺利,指体均成活良好,术后均获5~12个月随访.采用3D打印技术的观察组手指缺损再造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造指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造指外观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手指模型,并由此模型复制并精准地覆盖于供区的皮肤、骨关节,由此所切取的供区组织更精准,使再造指更逼真,同时尽可能减轻供区无谓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提高手术效率及功能和外观的优良率,为手指部分缺损再造手术提供一种规范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