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电报在清末扮演了十分活跃的角色.它不仅取代了历史悠久的驿传系统,成为政府主要的通讯工具,还在各种政治活动中被个人或团体以通电这种特殊的电报使用方式用作政治表达的工具.文章在技术、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三个层面回答了清末通电流行的原因.在技术上,清政府在引入电报过程中的纠葛使得电报在进入中国伊始便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政治制度上,原有政治参与通道的堵塞使得民众不得不寻找新的表达渠道,电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为通电在民间的盛行提供了条件;政治文化上,通电并非凭空出现,它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外国技术结合的产物,通电取代了檄文成为民间新的"喉舌",它适应了民间表达新式诉求的需要.
推荐文章
清末政治转型失败的原因探析
晚清
政治转型
失败原因
基于零磁通电流传感的自动电阻电桥设计
零磁通电流传感器
直流电流比较仪
电阻电桥
DSP控制器
清末民初北京茶馆与市民日常生活探析
清末民初
北京
茶馆
市民
日常生活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析
师生互动
高校政治理论课
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报与政治的互动 ——清末通电流行原因探析
来源期刊 新闻春秋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电报 通电 清末时政 政治交往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新闻传播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G210
字数 121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018.2019.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兴博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5 10 2.0 3.0
2 李思颖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报
通电
清末时政
政治交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春秋
双月刊
2095-4018
10-1063/G2
大16开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705
2-897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