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青年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案的降压疗效,以心脏超声技术检查结果评价比索洛尔对左室肥厚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患者的青年病例,根据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分为暴露组(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和对照组(氯沙坦+氨氯地平),暴露组患者数206例,对照组患者数231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A)、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Am)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有效性.结果:暴露组降压有效率为86.89%,对照组降压有效率为84.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患者收缩压由(150.71±18.32) mmHg降至(127.95±11.36) mmHg,舒张压由(96.53±7.72) mmHg降至(84.61±5.49)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收缩压由(151.23±17.84) mmHg降至(129.67±13.78) mmHg,舒张压由(99.25±7.46) mmHg降至(85.77±4.30)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的基线状态、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患者E/A值由(0.77±0.14)升高至(0.85±0.12),Em/Am值由(0.60±0.13)升高至(0.72±0.11),对照组患者E/A值由(0.78±0.13)升高至(0.86±0.12),Em/Am值由(0.65±0.10)升高至(0.77±0.11),各组组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基线状态、治疗后E/A、Em/A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均呈上升趋势、LVMI均呈下降趋势,但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青年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氯沙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推荐比索洛尔用于青年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患者的治疗.
推荐文章
中青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血压波动特征及护理
中青年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动态血压监测
超声心动图
护理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思路与方法
老年高血压病
中医药疗法
心室肥厚
中医药疗法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气虚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左室肥厚指标的变化
老年高血压
左室肥厚
气虚血瘀
血液流变学
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原发性高血压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心超技术评价青年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疗效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期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血压 比索洛尔 药物流行病 左室肥厚 心脏超声技术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用药与评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7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6)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3(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4(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6(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
比索洛尔
药物流行病
左室肥厚
心脏超声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月刊
1005-0698
42-1333/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3号
38-18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