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来我院就诊的眼底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视觉功能影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06月至2018年09月期间,符合眼底病诊断标准、之前未有过任何治疗措施,就诊于我院且采取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情况变化的回顾性分析:通过GT-2008V视觉电生理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VEP)的P100波、视网膜电图(ERG)的b波的振幅和潜伏期变化情况;通过Z1960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和ACUSON NX3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检测其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视觉功能变化情况提示:眼底病患者经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后P100波和b波的振幅均不同程度升高、潜伏期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提示,其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均不同程度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可以改善眼底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速度,恢复眼部组织供血,进而恢复视觉功能.
推荐文章
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樟柳碱注射液
眼底病
血流动力学
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底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视力的影响分析
复方樟柳碱
眼底病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视力影响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护理
复方樟柳碱
眼底病变
穴位注射
护理
血流动力学检测对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评价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左室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方樟柳碱对眼底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视觉功能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眼底病 血流动力学 视觉功能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4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06.2019.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敬改 5 3 1.0 1.0
2 祁艳华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6(2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7(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眼底病
血流动力学
视觉功能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季刊
1674-9006
51-1726/Z
16开
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