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应急避难的重要载体,也是避难场所承载能力的核心,对于研究和提高避难场所承载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以南京市为例,以南京市固定和中心级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基于《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规划(2016—2020)》和各避难场所的周边及内部实际情况,运用AHP层次分析模型和GIS分析方法,对影响应急避难场所承载能力的各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和GIS分析研究,建立应急避难场所承载能力评价模型,结合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和避难人口分布情况,研究南京市避难场所中长期承载能力,结果发现目前南京市应急避难承载力在空间上为"主城高,周边低"的格局,其整体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南京市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承载能力提供支持,还可以为后续避难场所建设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基于结构熵权法的长江下游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水资源承载力
结构熵权法
可变模糊法
南京市
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南京市
水资源承载力
复合模糊评价模型
灰色预测
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南京
城市社会生态环境
指标体系
评价
基于AHP的唐山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评价
AHP
唐山市
中心城区
应急避难场所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AHP和GIS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承载力评价 ——以南京市为例
来源期刊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AHP GIS 承载力 南京市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7
页数 9页 分类号 P315.95
字数 47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047.2019.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衷菲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11 35 3.0 5.0
2 石媛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11 2 1.0 1.0
3 张海波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应急避难场所
AHP
GIS
承载力
南京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季刊
1673-8047
13-1377/P
大16开
北京东燕郊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0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