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玉石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地构造属于北祁连造山带南缘,其石炭纪—三叠纪是上叠盆地发育时期,表现为浅海相、海陆交互相至陆相稳定型沉积建造.对玉石沟北部紫红色粗砂岩样品进行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其年龄结果主要分布在4个区间:260~350 Ma(峰值314 Ma)、400 ~ 500 Ma(峰值445 Ma)、1 700~2000 Ma、2 200 ~2 600 Ma,800~1 000 Ma锆石数仅有2颗,另有1颗锆石为2 056 Ma.锆石CL图像显示:260~350Ma锆石中既有变质锆石也有岩浆锆石,可能响应南祁连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的热事件.400 ~500 Ma锆石以岩浆锆石为主,表明北祁连造山带和中祁连地块广泛发育的弧岩浆岩和同碰撞花岗岩提供了物源.1 700~2000 Ma和2 200 ~2 600 Ma锆石主要为变质锆石,反映了祁连地块基底变质岩的年龄信息,推测来源于基底变质岩的剥露.800~1 000 Ma年龄区间的锆石数量稀少,可能反映新元古代侵入体在该组沉积时期尚未大规模剥露.砂岩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89±2)Ma,限定了其沉积时代的下限为早二叠世,结合实测地层剖面上的岩石组合和层序变化,将之归属于上二叠统红泉组.碎屑锆石年龄结构表明玉石沟地区红泉组兼具北祁连造山带和中—南祁连地块的年龄信息,红泉组沉积物可能具有南、北两个物源区.
推荐文章
北祁连山车路沟英安斑岩的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英安斑岩
成岩时代
北祁连山
车路沟金矿床
北祁连山西段同位素测年概况
北祁连山西段
同位素年代学
前寒武纪
金属矿床
成矿时代
北祁连山西段吊大坂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花岗片麻岩
单颗粒锆石U-Pb年龄
吊大坂
北祁连山西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祁连山西段玉石沟地区上二叠统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上二叠统 红泉组 碎屑锆石 U-Pb测年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岩石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20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88.21
字数 39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19.01.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3)
共引文献  (706)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5(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8)
1998(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19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2(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4(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2)
200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6(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5)
2007(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8(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祁连造山带
上二叠统
红泉组
碎屑锆石
U-Pb测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