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宋苏颂和韩公廉于1092年主持制成水运仪象台.20世纪50年代,刘仙洲、李约瑟等科技史学家研究《新仪象法要》,分析这套装置的构造原理及其擒纵机构.王振铎在1958年春制成1:5的水运仪象台复原模型.英国学者康布里奇和日本工程师土屋荣夫先后在1961年和1993年,分别就"受水壶"和"天关"提出新的复原方案,从而充分读懂了中国的擒纵机构.80年代以来,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若干个团队对水运仪象台做了不同比例的复原,包括原大尺寸的复原品.
推荐文章
探讨现代水运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
水运工程
工程测量
测量新技术
重要性
新技术应用
水运工程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研究
危险源辨识
LEC法
事故
安全控制措施
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研究初探
水运
施工
危险源
辨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运仪象台复原之路:一项技术发明的辨识
来源期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运仪象台 擒纵机构 复原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技术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1
页数 9页 分类号 N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94/j.1000-0763.2019.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久春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14 90 5.0 9.0
2 张柏春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45 17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运仪象台
擒纵机构
复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辩证法通讯
月刊
1000-0763
11-1518/N
大16开
北京4588信箱(北京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2-28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8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