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微润灌溉作为一种新型地下连续灌溉节水技术,可为农业水肥一体化提供有效载体.为探明不同生物质掺混比例下竖插式微润灌溉施肥湿润体内水分和养分的分布规律,开展室内入渗试验,设置3个肥液浓度(清水F0∶0g·L-1;低浓度FL∶ 0.2 g·L-1;高浓度FH∶ 0.4 g·L-1)和4个土壤生物质(花生壳粉末)掺混比例(无掺混B0∶0;低掺混BL∶1.5%;中掺混BM:3.0%;高掺混BH:4.5%),研究微润灌溉施肥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掺混生物质后湿润体内水肥分布范围显著增大,而肥液浓度对水肥分布范围的影响不显著.土壤水肥含量随着与微润管水平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水肥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微润管周围.在与微润管水平距离为0~1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分布较均匀,速效磷和速效钾则形成累积区.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比例对湿润体内水肥含量均值影响显著.与F0相比,增加肥液浓度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养分(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值3.94%~14.09%和124.92%~458.05%;与B0相比,增大生物质掺混比例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养分含量均值12.89%~33.32%和28.37%~115.44%.微润灌溉施肥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的分布均匀性较高,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布均匀性较低.增大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比例可提高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的分布均匀系数,而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均匀系数.微润灌溉施肥湿润体内水肥含量均值与至微润管水平距离的关系符合四参数Log-logistic模型.总之,在土壤中掺混生物质有利于微润灌溉施肥下水分和养分的运移,增加肥液浓度和土壤生物质掺混比例可显著提高湿润体内的水肥含量,增大水分和硝态氮的分布均匀性,促使速效磷和速效钾在微润管周围的累积量增多.研究结果可为微润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推荐文章
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量对微润灌溉入渗特性的影响
微润灌溉
肥液质量浓度
生物质掺混质量比
湿润体
入渗速率
土壤质量含水率
微润灌溉线源入渗湿润体特性试验研究
微润灌溉
线源入渗
湿润体
灌溉均匀度
施肥方式对土壤水肥分布特征影响
灌溉施肥
深施
养分
入渗
不同水头和土壤容重下微润灌湿润体内水盐分布特性
微润灌溉施肥
土壤容重
水头
湿润体
水盐分布
四参数Log-logistic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比例对微润灌溉湿润体内水肥分布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微润灌溉施肥 肥液浓度 生物质掺混 水肥分布 均匀系数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3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27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805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启良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90 545 11.0 19.0
2 刘小刚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68 482 11.0 18.0
3 刘艳伟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33 250 9.0 14.0
4 李义林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7 33 3.0 5.0
5 董木宏道 1 2 1.0 1.0
6 隋龙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4)
共引文献  (37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6(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润灌溉施肥
肥液浓度
生物质掺混
水肥分布
均匀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