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土建筑形式多样,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广泛分布.在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生土建筑材料的生态性能又一次受到世人瞩目.我国研究生土建筑时间较早,但相较于发达国家,在研究探索与经验累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从研究机构、教育模式、规范标准三个不同层面对国内外生土建筑研究进行分析判断,寻找出目前国内外生土建筑发展的现状和需要改进之处,总结国外先进研究经验,以高校教育作为理论支撑、规范标准作为实践场地、研究机构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统筹研究单位,使三方面形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完整链条,为我国生土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浅议传统生土建筑的保护与再生
生土建筑
保护与再生
改进
推广
生土建筑的未来发展走向
生土建筑
未来发展
走向
浅析陕北生土建筑的多样性
生土建筑
陕北窑洞
多样性
国外生态村生态理念实践及启示
生态村
生态社区
可持续发展
生态理念
乡村振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外生土建筑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来源期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土建筑 研究机构 教育模式 规范标准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乡土建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361
字数 72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91/j.cnki.hsfwest.201901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祥武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26 65 5.0 7.0
2 苏醒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2 1 1.0 1.0
3 骆婧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6)
共引文献  (37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6(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土建筑
研究机构
教育模式
规范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双月刊
2095-6304
50-1208/TU
大9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建筑城规学院
78-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