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湿陷性是黄土重要的工程性质,而湿陷系数则是评价黄土湿陷等级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工程地质角度学出发分析了各土性指标对湿陷系数的影响,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其内在关系.由于黄土湿陷是众多影响因子共同作用下造成的,且各因素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基于全面选取指标的考虑,采用因子分析理论对孔隙比、干密度、初始含水率、饱和度、塑限、液限、塑性指数、压缩模量八个常见指标进行分析,消除共线性对拟合的影响.将八个指标分为四大类,并从每一大类中选取一个与湿陷系数相关程度最大的因子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黄土湿陷系数与各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甘肃庆阳地区一探井实测数据验证该模型的精确度,结果显示湿陷系数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对快速、准确预测黄土湿陷系数和评价黄土地区场地湿陷等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和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试验
黄土
混陷性
影响因素
原状黄土土-水特征曲线与湿陷性的相关性
原状黄土
双线法
土水特征曲线
电镜扫描
微观结构
增(减)湿时黄土的湿陷系数曲线特征
湿陷性黄土
增(减)湿变形
湿陷系数曲线
单线法
双线法
原状土
单轴压缩试验
考虑结构性的冻融作用对黄土湿陷系数的影响
土力学
冻融作用
黄土结构性
湿陷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湿陷系数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黄土湿陷 湿陷系数 因子分析法 相关性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与地质环境问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4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19.02.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兰 5 2 1.0 1.0
2 南静静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质工程系 2 1 1.0 1.0
3 魏颖琪 9 13 1.0 3.0
4 朱凤基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质工程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湿陷
湿陷系数
因子分析法
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