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电位滴定法在测定耗氧量的过程中依据电位突跃确定滴定终点,相对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依据目视比色原理判定终点更具客观性.[目的]比较电位滴定法与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饮用水中耗氧量的主要差异.[方法]采用与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相同的前处理方法,从滴定过程中的加液体积、滴定速度、滴定温度及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电位滴定法最小加液体积更小,滴定速度可控,终点判定依据客观,检测灵敏度、精密度及重现性更高.当样品加标浓度分别为1.40、2.79 mg/L时,电位滴定法的加标回收率为分别为95.1%~107.9%、99.5%~101.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3.7%、0.8%~1.2%.耗氧量浓度在5.5 mg/L以内可得到较为准确的检测.[结论]电位滴定法适用于测定饮用水中的耗氧量.
推荐文章
电位滴定法测定黄河水中溶解氧
黄河含沙样品
精密度
准确度
电位滴定仪
莫尔法与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比较
莫尔法
自动电位滴定法
精密度
加标回收率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油脂皂化值
油脂
电位滴定
皂化值
滴定终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位滴定法与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饮用水中耗氧量的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环境与职业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位滴定 耗氧量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6-11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12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13/j.cnki.jeom.2019.1939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裴赛峰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检测实验室 4 34 1.0 4.0
2 张昀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检测实验室 12 76 4.0 8.0
3 蔡萍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检测实验室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位滴定
耗氧量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与职业医学
月刊
1006-3617
31-1879/R
大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4-568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64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