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行规范与实践中所推崇的印证证明模式,主要体现了一种单向、封闭、平面的入罪证成逻辑,且内涵泛化、逻辑不甚周延,虽能满足确定有罪案件的证明要求,但却在证据不足的疑案中难以有效发挥证据审查的功效.存疑无罪案件的证明过程较为特殊,需兼顾对证据个体的审查和证据整体的分析,兼具“证实”与“证伪”的双向逻辑.存疑无罪案件的裁判情况,分别存在着未满足入罪条件、主观目的之推定不能、入罪证据不够充分、合理怀疑存在四种情形,而印证模式的证明效用也随之递减.通过与印证模式的案例对比可知,整体主义证明模式包含了“证实”与“证伪”的双重逻辑维度,能有效统筹对证据个体和整体的分析审查,并承认事实建构的似真性,能帮助法官在有限证据材料之中,构建出符合入罪的证据链条,或作出足以出罪的证据分析,是对印证模式的继承与超越.
推荐文章
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涉农职务犯罪
案件
法律适用
试论海上故意毁坏财物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
海上故意毁坏财物犯罪案件
证据收集
证据审查
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犯罪案件信息特征分析
大数据
Word2 vec
野生动物
非法贸易
犯罪
信息特征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存疑无罪案件中证明模式的样态、逻辑与转型
来源期刊 法律适用 学科
关键词 存疑无罪案件 印证证明模式 整体主义证明模式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法官说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2)
共引文献  (15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7(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存疑无罪案件
印证证明模式
整体主义证明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适用
半月刊
1004-7884
11-3126/D
大16开
北京市通州区天成桥甲1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3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579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