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徐悲鸿的中国画收藏行为极具个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他会对于自己的藏画进行大胆的改动与修补,这不是为了还原古画的原貌,而是期望作品达到他心目中"尽善尽美"的标准,因此其中国画收藏具有非专业的收藏属性.虽然他对藏品的改动与修补是站在"拯救中国画""改良中国画"的高度与立场上进行的,显示出其改良传统中国画的急切心情与迫切愿望,但这种行为对古画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值得提倡.而其中国画收藏观有两大特点:一是推崇写实性的绘画技法,二是偏好阳刚力感、现实意义的抗争精神.这一方面反映出他改良中国画的方法,另一方面体现出他以"艺术救国"为目的、艺术"为人生""为社会"的入世情怀.
推荐文章
写实主义教育理论对中国画教学的影响
徐悲鸿
素描
中国画
惟妙惟肖
美术教育体系
变革
承前启后
中国画审美特征论
审美
笔墨写意
综合
中国画市场的商业化分析研究
中国画
市场
商品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论徐悲鸿的中国画收藏
来源期刊 中国美术 学科
关键词 徐悲鸿 中国画收藏 非专业收藏 写实性 抗争精神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前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10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10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45X.2019.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永强 58 5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徐悲鸿
中国画收藏
非专业收藏
写实性
抗争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术
双月刊
0256-212X
11-5887/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 优士阁大厦 人民美术出版社
2-718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