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化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集中表现.近现代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发端于19世纪末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对自身文化的无力感和自卑感;形成于在20世纪前半段中西文化交锋的数十年里,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对本民族文化的摒弃和对西方文明的高度认可与全面认同中;最新表现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些人对西方文化价值的热情拥抱,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择性虚无和主流文化价值的消解消弭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抵制、批判文化虚无主义,要积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创新;自觉建构具有中国特色话语呈现的中国学术;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文化故事.
推荐文章
元宇宙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应对
元宇宙
虚无
历史虚无主义
影响
应对
坚持“三个自信”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微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和防控研究
微语境
历史虚无主义
传播
防控
试析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克服
虚无主义
理性
现代性
价值
权力意志
永恒轮回
悲剧精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化虚无主义的历史生成及其批判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文化虚无主义 历史生成 批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20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85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惠东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6 24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化虚无主义
历史生成
批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半年刊
978-7-216-07892-4
16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