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兔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胃黏膜损伤(trauma hemorrhagic shock resuscitation-gastric mucosal injury,THSR-GMI)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及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明确异丙酚对THSR-GM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成年新西兰雄性大白兔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模型组(M组)以及失血前应用异丙酚组(P1组)、复苏前应用异丙酚组(P2组)和复苏后应用异丙酚组(P3组)各15只.建立THSR-GMI模型.P1组、P2组及P3组分别于失血前10 min、复苏前10 min及复苏20 min时静脉注射异丙酚5mg/kg后,以20 mg· kg-1·h-1速度持续静脉泵注,S组和M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复苏90 min时取静脉血及胃组织标本,肉眼下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放大镜下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damage index,DI)及光镜下计数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酰基转移酶介导性dUTP切口末端标记(terminaldeoxynuclea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incision end labeling,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测定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和NF-κB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结果 与S组比,M组、P1组、P2组和Ps组胃黏膜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其DI值、PMN计数、AI值、NF-κB表达以及血清TNF-α和IL-6浓度均升高(P<0.05);与M组比,P1组、P2组和P3组的胃黏膜损伤不同程度减轻,其DI值、PMN计数、AI值、NF-κB表达以及血清TNF-α和IL-6浓度均降低(P<0.05).与P3组比,P1组的胃黏膜损伤减轻,其DI值、PMN计数、AI值、NF-κB表达以及血清TNF-α和IL-6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 异丙酚可通过下调NF-κB表达,抑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兔THSR-GMI,以失血前应用效果较佳.
推荐文章
异丙酚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道的保护作用
二异丙酚
休克,出血性
复苏术
小肠
胺氧化酶(含铜)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大鼠,Wistar
溶液温度对失血性休克兔中心温度的影响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中心温度
失血性休克复苏延迟兔模型的构建
休克,出血性
复苏
模型,动物
阿魏酸钠对创伤性休克复苏兔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阿魏酸钠
休克,创伤性
复苏
细胞凋亡
胃黏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异丙酚对兔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休克,出血性 核因子κB 异丙酚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5-1459,14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05.971
字数 4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9.1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秀丽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二科 137 634 12.0 17.0
2 吕艳霞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二科 38 137 7.0 9.0
3 王亮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二科 29 120 6.0 9.0
4 张丽峰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二科 5 13 2.0 3.0
5 牛竞辉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5 58 3.0 5.0
6 齐琪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6 45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2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8(15)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休克,出血性
核因子κB
异丙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05
13-1209/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18-31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0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2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