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前基于干涉技术的相位显微成像方法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基于非干涉方法(相位恢复)的相位显微成像研究还很少.本文将相位恢复与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基于高倍物镜的相位显微成像方法,适用于微米级相位型物体的显微成像.该方法简单有效,针对高倍物镜显微系统的特性,采用同时移动CCD及显微物镜的拍摄方法,解决了传统拍摄模式下,高倍物镜的采样距离无法满足成像关系的问题.通过CCD采集物面在不同传播的距离衍射放大像,利用测得的强度信息重建物体相位信息.采用直径5 μm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待重建样品,使用100×物镜进行显微成像实验.相位分布重建结果反映了样品真实高度的分布变化,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基于干涉技术的相位显微方法相比,该方法所使用的实验装置更加简单,易于操作且成本更低.对于生物细胞或组织等相位型样品的厚度或折射率分布测量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推荐文章
基于相位拼接的数字全息大视场成像方法研究
数字全息
子孔径拼接
成像视场
相位拼接技术
基于红蓝双光阑的单物镜立体显微成像系统
显微成像
立体显微术
双目立体匹配
双小孔光阑
单物镜
X射线光栅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中背景扣除方法的比较
x射线成像
Talbot-Lau干涉仪
背景扣除
循环移位
相位解缠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高倍物镜的相位显微成像方法
来源期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相位恢复 显微成像 物像关系 菲涅尔衍射 高倍物镜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9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38
字数 44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岩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34 244 9.0 15.0
2 杨颖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3 9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相位恢复
显微成像
物像关系
菲涅尔衍射
高倍物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4-9398
11-3189/N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
2-29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88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