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江顶崖古滑坡位于甘肃舟曲白龙江左岸,区内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多高山峡谷且河流纵坡降大,晚第四纪以来强烈活动的坪定—化马断裂带从区内通过,造成地层岩性极为破碎,古滑坡发育,且复活特征明显.在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江顶崖古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复活机理进行分析,认为江顶崖古滑坡堆积体方量为41×106~49×106m3,为在地质历史上形成的巨型古滑坡,位于坪定—化马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形成的断裂带内.根据滑坡不同位置和坡体结构特征,将江顶崖古滑坡共划分为古滑坡崩塌区、滑坡岩体变形区、古滑坡堆积区等3个大区,以及4个古滑坡复活区等7个区域,坡体内断错陡坎和拉裂缝极为发育.江顶崖古滑坡的中部复活区是主要变形和破坏区,1991年和2018年的复活区均位于该区域内,2018年复活滑坡体体积为480×104~ 550×104 m3,为缓慢滑动的牵引式滑坡.江顶崖古滑坡复活机理复杂,在断裂活动和地震作用下形成的破碎岩土体和斜坡结构特征为滑坡复活提供了内因,强降雨作用增加了坡体自重并弱化了岩土体的力学强度,在暴雨期形成的强烈河流侵蚀作用进一步切割坡脚,从而诱发滑坡的复活;因此,江顶崖古滑坡是在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典型古滑坡复活案例.目前江顶崖古滑坡区域内的4个滑坡复活区仍处于蠕滑状态,在强降雨和河流侵蚀等作用下极可能再次发生复活,并造成堵江和毁坏国道等灾害事件.
推荐文章
开挖致使古滑坡复活变形机理研究
古滑坡
变形复活
开挖
变形特征
舟曲泄流坡滑坡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泄流坡滑坡
断裂活动
蠕滑
降雨
地震
碎石土古滑坡演化复活机理分析
古滑坡复活
碎石土古滑坡
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
赤绒滑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肃舟曲南峪江顶崖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复活机理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白龙江 古滑坡复活 活动断裂 江顶崖 形成机理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1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642|P694|X14
字数 10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19.01.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永双 131 2461 27.0 43.0
2 杨志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3 231 7.0 15.0
3 李雪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4 52 4.0 7.0
4 郭长宝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0 498 12.0 19.0
5 吴瑞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6 85 5.0 8.0
6 金继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5)
共引文献  (395)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4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3(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2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龙江
古滑坡复活
活动断裂
江顶崖
形成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