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除了催化数千种化学反应,蛋白质还在生物的身体结构、信息传递、生物防卫等方面起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同的生理功能不仅需要不同的蛋白质,还需要蛋白质分子形成各自的结构和形状.而蛋白质分子是由不分支的肽链组成的,从新合成的肽链到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和有生理功能的蛋白质,需要复杂精细的肽链折叠过程.由于各种折叠方式之间的能量差别甚小,许多因素,包括自身浓度的变化、分子中一部分肽链缺失或者延长、基因突变引起的氨基酸残基改变、环境中酸碱度改变、离子浓度变化、周围的分子环境变化等,都能使肽链的折叠方式发生改变.肽链折叠方式改变的后果之一,就是形成特殊的β-折叠:肽链中彼此平行而又方向相反的区段以氢键联系,形成片状结构,多个分子的这种片状结构还能逐层叠加,形成纤维状的聚合物.不仅如此,这样的“异常”结构还会使“正常”的蛋白也改变折叠方式,变成和自己一样的结构,因此这些“异常”结构的蛋白质具有“传染性”,即能复制自己的结构,统称“传染性蛋白”,词源是从英文的Prion一词意译而来.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折叠错误”的蛋白会丧失原有的生理功能,且其聚合物对细胞有害,引起疾病,包括疯牛病、痒羊病(Scrapie)、人类的克-雅氏病、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症、杭廷顿氏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病症.除了这些疾病,折叠错误的蛋白还可沉积在身体各处,引起各种“淀粉样变性病”(Amyloidosis).另一方面,Prion型的蛋白由于其稳定性和特殊结构,又可获得新的生理功能,在生物材料的建造,物质储存、作为黑色素和牙釉质合成时的模板、动物的长期记忆,以及免疫系统的信息传输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一些传染性蛋白也能发挥正常的、甚至不可替代的生理功能.本文以3个部分分别介绍传染性蛋白被发现的历史和形成机制、传染性蛋白所引起的疾病(负面),以及传染性蛋白执行的正常生理功能(正面).
推荐文章
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VP2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和复性
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
VP2蛋白
包涵体
纯化
复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传染性法氏囊病
诊断
免疫
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治疗
传染性囊病
40日龄
接触性
发病率
病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
诊断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染性蛋白的“负面”和“正面”(10)
来源期刊 生物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Prion 传染性蛋白 肽链折叠 β-折叠 疯牛病 淀粉样变性病 长期记忆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探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Q2
字数 37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6-3193.2019.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钦士 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 87 4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rion
传染性蛋白
肽链折叠
β-折叠
疯牛病
淀粉样变性病
长期记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通报
月刊
0006-3193
11-2042/Q
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2-506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7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34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