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盗窃和诈骗交织类犯罪中,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应从诈骗罪的基本构造入手,关键在于判断被害人在受骗后是否具有处分财物的行为和处分意思.实践中,应当持处分意思必要说、占有转移说以及缓和的处分意思说之立场判断处分行为和处分意思的有无.对于行为人的侵财行为既具有秘密性又具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性,同时符合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的,应从一重罪论处.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案中,被害人受骗后缺乏处分意思和行为,不能认定诈骗罪,应认定盗窃罪,盗窃对象并非财物,而是商家对顾客享有的债权.
推荐文章
基于GIS的盗窃类犯罪时空特征分析——以S市H区为例
GIS
盗窃罪
核密度估计
标准差椭圆
时空特征
论合同诈骗犯罪
经济
犯罪
合同
诈骗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分问题研究
盗窃罪
诈骗罪
交付
交付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盗窃与诈骗交织类犯罪的定性问题研究
来源期刊 法律适用 学科
关键词 盗窃 诈骗 处分行为 处分意思 交叉竞合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浩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2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盗窃
诈骗
处分行为
处分意思
交叉竞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适用
半月刊
1004-7884
11-3126/D
大16开
北京市通州区天成桥甲1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3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579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