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La与Sr复合变质对AlSi9Cu1Mg合金变质效果及冷却曲线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与Sr对AlSi9Cu1Mg合金变质有协同作用,加入0.1%La与0.02%Sr可将共晶硅转变为点状和蠕虫状;La和Sr变质使得AlSi9Cu1Mg合金共晶硅生长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降低、共晶再辉温度增加,共晶再辉温度越大,共晶硅的变质效果越好,达到2.8℃时,可获得正常变质组织;共晶再辉温度值可以作为评价AlSi9Cu1Mg合金变质效果的判据.
推荐文章
Sr变质对Al-13.0Si-4.5Cu-1.0Mg-2.0Ni 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二元共晶Al-Si合金
Al-13.0Si-4.5Cu-1.0Mg-2.0Ni合金
Sr变质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电磁低压铸造对AlSi7Cu2Mg合金性能的影响
铸造AlSi7Cu2Mg合金
低压铸造
力学性能
AlSi10Mg(Cu)铸铝合金的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早期扩展行为
AlSi10Mg (Cu) 铸铝合金
热疲劳
裂纹萌生
共晶硅粒子
Zn、Mg、Cu对铸造Al-Zn-Mg-Cu合金强度和热裂性能的影响
铸造Al-Zn-Mg-Cu合金
合金元素
热裂倾向
抗拉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a和Sr对AlSi9Cu1Mg合金变质效果 的热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AlSi9Cu1Mg La Sr 变质 热分析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与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146.21
字数 18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483.2019.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大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3 245 10.0 14.0
2 孙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6 何建刚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lSi9Cu1Mg
La
Sr
变质
热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季刊
1008-5483
42-1448/TH
16开
湖北十堰车城西路94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2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70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