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土壤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然而古土壤受后期地质作用影响常不易被正确地识别.甘肃张掖彩丘是白垩纪早期发育的彩色地层,目前详细的地层序列尚未建立.张掖彩丘表现为红色、黄色、灰色、紫色等多种颜色交替变化,通常被认为是河湖相沉积或洪积相沉积,然而野外考察发现大量的古土壤特征.野外观察识别古土壤主要从根迹、土壤结构和土壤发生层等方面,主要表现为红色根迹或青灰色晕状根迹,半干旱环境下形成的钙质淀积层,土壤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形成的粘土滑擦面,土壤发生层之间的过渡边界.本文通过对张掖彩丘地层的系统考察,建立了较为详细的厚760 m的地层序列,根据古土壤的发育特征,识别出14种不同类型的古土壤,整个彩丘地层共计156个古土壤剖面,是独特的古土壤序列.14种古土壤类型与现代土壤类型对照,并与国际土壤分类对比,类比的现代土壤类型主要出现在南亚的亚热带或热带气候条件,说明白垩纪早期比现在更为温暖.根据古土壤发育程度序列,结合古土壤特征和地层特点,将古气候变化分成4个阶段,依次是湿润(0~268 m)、半干旱(268~550 m)、湿润(550~740 m)、干旱(740~760 m)阶段.张掖彩丘古土壤的系统识别和发育程度序列的建立为进一步古气候研究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白鹿塬中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及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黄土—古土壤序列
断层活动
中更新世
白鹿塬
临潼—长安断裂
甘肃早白垩世恐龙蛋化石新类型
甘肃兰州-民和盆地
早白垩世
多小枝蛋科
恐龙蛋
泾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变化
泾河上游
黄土-古土壤序列
微量元素
全新世
环境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肃张掖早白垩世彩丘中古土壤的判别、类型和序列特征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张掖彩丘 古土壤 根迹 早白垩世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9-437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34.53|S151
字数 70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19.02.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6)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张掖彩丘
古土壤
根迹
早白垩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1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