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离子电池体系因其能量密度高、资源丰富、环境友好、价格低廉而备受青睐.但基于钠离子电解液的双离子电池却极少报道,这是因为缺乏可以与钠离子可逆嵌入脱出反应合适的负极材料.因此,该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锡负极复合材料钠型(命名为SnO2/GF//EG)双离子电池,其负极为石墨烯与二氧化锡的复合材料,正极为膨胀石墨烯.通过纳米二氧化锡与石墨烯复合:一方面,石墨烯可以提高二氧化锡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升材料的倍率性能;另一方面,柔性多孔的石墨烯可以容纳二氧化锡在脱出和嵌入钠离子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从而提升其循环性能.二氧化锡与石墨烯的三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可逆比容量:1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时,比容量约为279 mAhg-1,容量保持率为69.9%;在5 Ag-1大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为118 mAhg-1.由纳米二氧化锡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组装的基于钠离子电解液的SnO2/GF//EG双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可逆比容量:200 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时,比容量约为70.6 mAhg-1,容量保持率为72.5%.另外,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200 mAg-1、500 mAg-1、1000 mAg-1、1500 mAg-1和2000 mAg-1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分别为97.4 mAhg-1、88.5 mAhg-1、75.5 mAhg-1、70.4 mAhg-1和67.2 mAhg-1.总之,该文首次研究了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在钠基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行为,并得到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推荐文章
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石墨烯
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聚丙烯酰胺
石墨烯负载花球状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二氧化锰
纳米花球
超级电容器
储能电极材料
球状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导电性能
石墨烯
二氧化钛
导电性
水热法
复合导电材料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石墨烯
铝基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显微硬度
导热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氧化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钠基双离子电池中应用
来源期刊 集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氧化锡 石墨烯 钠离子电池 双离子电池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新能源新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6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G156
字数 80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46/j.issn.2095-3135.2018111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苗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 83 6.0 8.0
2 唐永炳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3 20 3.0 3.0
3 周小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锡
石墨烯
钠离子电池
双离子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集成技术
双月刊
2095-3135
44-1691/T
大16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