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污水及再生水中所含有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加了再生水后续利用的难度.本研究以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模式蛋白,埃希氏大肠杆菌为模式菌,通过检测不同蛋白质浓度下大肠杆菌所形成的生物膜含量,分析了外源蛋白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FTIR及XPS深入探究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膜中的生物量随蛋白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加入8.0 mg/L蛋白质可使菌悬液中微生物的Zeta电位值下降约35%;添加外源蛋白可使微生物的疏水性增强;蛋白质的官能团与菌体表面的官能团相互作用提高了微生物的聚集性,并刺激了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生成.本研究为污废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过程中生物膜形成及控制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再生水处理过程微生物种群分析
再生水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细菌
农业灌溉再生水处理过程溶解氧控制研究
再生水
溶解氧
模型预测控制
农业灌溉
胞外聚合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功能及其控制策略
胞外聚合物
蛋白质
多糖
污水生物处理
生物膜法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膜法
市政污水处理
生物滤池
絮凝沉淀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源蛋白对污水及再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膜形成促进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生物膜 外源蛋白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疏水性 胞外多糖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106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3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56/j.issn.0253-3820.19106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 14 185 6.0 13.0
5 陈从立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0 0.0 0.0
6 周奕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 3 5 1.0 2.0
7 崔晓春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膜
外源蛋白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疏水性
胞外多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