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清代漕运已不再局限于供食京师,朝廷通过截留拨运的形式,把即将起运或已经起运的漕粮,部分或全部留于本省或运赴他地,用于地方赈济。清代漕粮赈济表现出一系列特点:多途并用,赈粜为主;各朝施赈的力度呈马鞍形分布,乾隆朝最盛;有制度保障和程序可循;漕粮赈济的受益地区十分广泛,遍及包括中部以东的从北到南的所有地区。截漕赈济有效地解决了被灾地区的民食供给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问题,从更深层面考察,这一举措反映了清代统治者社会治理的观念变化与手段成熟。然而清代漕粮赈济不能简单视为朝廷善政,作为一种物质资源,漕粮始终受制于集权的控制,取决于集权者的意志,因此漕粮赈济并未突破传统赈灾体系的窠臼,形成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漕粮赈济:考察清代社会治理的一个视角
来源期刊 运河学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清代 漕粮赈济 社会治理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4
页数 19页 分类号 D6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琦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58 356 11.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代
漕粮赈济
社会治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运河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