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巴蜀中医源远流长,一直受到国家重视而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以伤寒学说为基础的新学说,即川派中医.川派中医以伤寒学派、方剂学派、临床中药学派、内科学派、外科学派、妇科学派、儿科学派、针灸学派、骨科(推拿)学派、五官科学派等为主要学派,每个学派下又有各自特色分支学派或发展流派.当代川派中医主要分为3个传承阶段、2种传承方式,并以巴蜀易学为理论溯源,在发展上吸纳各分支学科及西医理论实践.
推荐文章
川派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对当代景观的启示
川派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
空间布局
小儿推拿柳氏广意派概述
小儿推拿
柳氏广意派
传承
流派特征
柳少逸
简述当代名老中医活血化瘀派
活血化瘀派
名老中医
川崎病中医研究概述
川崎病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代川派中医及其分支学派概述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川派中医 巴蜀中医 中医理论 伤寒学说 分支学派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092
字数 70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黄 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派中医
巴蜀中医
中医理论
伤寒学说
分支学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双月刊
2095-5707
10-1113/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33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