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戴伟是一位在北京定居的英国人,60岁的他经常带着一个黑色拉杆箱出现在中国各地。他不是去旅游,而是去给不同年级的中国学生上化学课。戴伟的箱子足足有30斤重,这还不包括那些玻璃仪器,“这个箱子是我从美国买来的,据说可以扛住卡车的碾压”。带着它,戴伟走过了中国20多个省份。
推荐文章
化学反应工程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化学反应工程
范式
多尺度方法论
极端条件
清洁煤利用
化学反应蚁群优化算法
自然计算
化学反应优化
蚁群算法
混合策略
旅行商问题
化学反应器的动态操作
催化作用
化学反应器
周期操作
过程动态学
甲烷气体的冲击化学反应流研究
流体力学
反应流场
冲击压缩
甲烷
电探针
冲击温度
数值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洋教授戴伟:我与中国的“化学反应”
来源期刊 环球人物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中国学生 化学反应 洋教 玻璃仪器 英国人 化学课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8.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学生
化学反应
洋教
玻璃仪器
英国人
化学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球人物
半月刊
1673-6176
11-5490/C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82-66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51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7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