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区别于外来佛学的禅学最为突出的哲学特征莫过于其"涉身化".惟有基于这种"涉身化",我们才能理解禅学何以通过对切身的"自性"的强调,从出世走向入世,从知走向行,从本体走向工夫;惟有基于这种"涉身化",我们才能理解禅学如何以其"不立文字"的主张,从执于确指的语义学皈依因境设语的语用学,既成为中国语用论思想的集大成者,又使自身对佛学的清算从哲学的批判深化为语言的批判.同时,也惟有基于这种"涉身化",我们才能理解禅学何以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它上宗先秦儒家为代表的"下学上达"的哲学传统,下开阳明心学的"无身则无心"的思想路线,从而为力辟朱子理学的准佛学的倾向,彻底终结佛学的"唯心主义"统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禅学的"涉身化"及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思想与文化 学科
关键词 禅学 涉身化 宋明理学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身体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2
页数 1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禅学
涉身化
宋明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与文化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3
论文1v1指导